首页 | 工作动态 | 三包资讯 | 法律法规 | 专家解读 | 三包知识 | 汽车知识 | 关于我们 |
说明:
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转载只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如果转载,请注明出处!
冯勇简介:1983年毕业于湖南大学内燃机专业,大学本科,工学学士,高级工程师,拥有32年发动机试验技术专业工作经验。现任东风、神龙汽车公司专家。2013年被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聘为家用汽车产品三包责任争议处理技术专家。
“1983年我开始从事发动机试验工作,一干就是22年,从2005年开始,主要负责整车零部件试验工作。30多年的职业生涯,伴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高速 发展,个人的成长与祖国的发展,以及汽车工业的发展相伴,我感到很荣幸和骄傲。作为三包争议处理专家,我认为在汽车三包的调解过程中,专家要当好裁判的角色。”目前任职神龙汽车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湖北省缺陷产品管理中心汽车三包责任争议处理技术的专家冯勇如是说。
2013年10月,湖北省缺陷产品管理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成立了汽车三包责任争议第三方调解中心,专门负责受理汽车三包有关的咨询和争议调解工作。中心引入专家机制,建立了以207名专家为核心的汽车三包争议处理专家团队,累计受理三包咨询与调解申请360余起。
冯勇就是这207名专家中的骨干,站在三包争议处理专家的角度,冯勇向记者畅谈了他对我国汽车召回、三包政策与汽车行业发展现状,以及参与中心争议调解工作的感受。
记者:您在企业发动机研发领域工作多年,发动机作为汽车的核心零部件,请问近年来汽车产品的发动机总成故障率呈现什么趋势?
冯勇:先声明一下,以下谈话仅代表我个人的观点。由神龙汽车有限公司推荐,湖北省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培训,审核后,我成为了汽车三包责任争议处理技术专家,感到很荣幸,能为三包争议处理做点事,我也感到很高兴。处理好三包争议问题,对消费者,厂商,乃至整个汽车市场都是有好处的事情。
汽车发动机的质量决定了汽车的质量,发动机是汽车的核心部件和动力源,堪称汽车的心脏。发动机的工作原理相对比较深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其结构也越来越复杂。我国的汽车保有量快速增加,用户的维权意识也在提高,但汽车市场,汽车文化尚未完全成熟,同时汽车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发动机会出现不同的故 障,再加上使用环境和受载类型的限制,使得汽车发动机的投诉率不断提升,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近年来,中国汽车市场已经进入了竞争极为激烈的买方市场,在残酷的竞争中,为了赢得更多的消费者,卖方必须不断地提高产品的质量,树立良好的口碑。所以,总的来说,近年来我国发动机总成故障率是呈下降趋势的。
记者: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飞速发展和行业竞争日益激烈,汽车企业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和挑战,追求卓越质量已成为各大汽车企业做大做强的战略目标。您认为目前国内生产的汽车质量水平如何?我国汽车行业存在哪些问题?您有什么建议?
冯勇:1983年我初入汽车行业时,我国汽车年产量还不到100万辆,那个时候我们基本上没有轿车产品。而今年东风汽车一家的产销量就将达到400万以 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并面临着产能过剩的问题。国家提倡“一带一路”,汽车行业也应借着这个东风,把产能转移——“走出去”。吉利在 2010年收购沃尔沃全部股权,东风汽车在2014年收购PSA14%的股份,我认为这些都是我国汽车工业的进步,也是“走出去”的一些举措。我们可以利 用全球化视野和全球资源来推进技术进步,提高国内汽车质量水平。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实际上走过了美国、欧洲近100年的发展道路。汽车行业的跨越式发展,也带来了发展中的一些问题。我国的汽车厂家在全球是最多的,存在一定程度的散和乱问题,怎样通过有形手和无形手把汽车厂家整合起来,也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此外,有些消费者一味地追求价廉,这种做法是不太可取的。汽车行业是高技术、高投入行业,汽车生产是有相当的成本的。比如新技术的研发成本、人工成本、生产成本和物流成本等,一味地的追求价廉,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现在有些汽车厂家,为了迎合消费者的低价要求,相应对的将汽车进行减配,如果消费者想安装相 应配件,要去4S店花钱购买,这实质上还是让消费者买单。我希望,汽车厂家、经销商和消费者一起合力培育一个成熟的汽车市场,引导消费者理性选择和理性消费,这样汽车行业才能健康发展。
记者:近几年来中国汽车产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与世界汽车企业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您认为国产汽车的质量水平与国外的差距有多大?原因是什么?
冯勇:刚刚改革开放时,我国汽车的质量水平与国外相比,差距大概在50年左右,现在我认为已经缩小到只有5年左右的差距。
具体的原因,我认为主要反应在几个核心技术方面:第一是发动机,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而ECU是发动机的大脑。ECU通俗的讲就是电子控制单元,这个电控 单元里面的程序是一个核心技术。第二个是自动变速箱。第三个是相当于整个车辆神经网络的电器架构。这三个方面的核心技术,到目前为止,我们都还没有完全掌握。
中国最大的优势是我们拥有最大的汽车市场。资料显示,中国目前的汽车保有量是1.5亿,美国汽车保有量是2.5亿,与之相比,我们还是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这个发展空间就给市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发展机会。目前,整个汽车行业技术水平仍在不断提升,相信这样的差距会越来越小。
记者:作为湖北省缺陷产品管理中心的专家,您认为如何更好地加强召回监管工作?
冯勇:产品召回制度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结果,也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制度,对于我国消费者是一种有力的保护,对于企业的进步发展更是一种保证。
在汽车行业,召回是不可避免的。我觉得召回监管工作不能单靠政府,应该更多地发挥媒体、消协和消费者的作用,充分利用社会舆论共同监督。一方面,企业要自律,主动向国家申报召回。另一方面,国家要加强监管。政府是一个牵头部门,是规则的制定者,应给市场提供一个公平、公开和透明的环境。第三,依靠媒体、消 费者协会和广大消费者等社会力量。通过全社会的力量共同监督来迫使企业自律,如果企业不自律,要提高违法成本。
记者:汽车三包规定中,各省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建立了技术咨询专家库,能否谈谈您作为湖北缺陷中心的技术专家是如何协助解决三包争议的?能跟读者分享下经验吗?
冯勇:在遇到需要技术专家参与汽车三包争议时,中心的工作人员会根据争议问题的复杂程度,选择电话、邮件或现场调解等方式和我们联系,并对争议进行处理。
如果争议情况比较简单,中心会通过电话将事情的原委详细说明,我们先在电话里进行沟通,提出咨询意见,解决争议。
如果争议情况比较复杂,中心会先通过邮件把争议事件详细描述,我会根据自己的技术知识和经验进行客观的分析。并给出解决咨询意见。邮件调解的好处在于能够节省消费者的时间成本。
如果电话和邮件调解还是解决不了,中心就会组织厂家、消费者和专家三方一起,进行现场调解。我会从汽车设计、工作原理和故障现象等角度,做详细且透彻的分析,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消费者做解释。
在这几起成功的调解过程中,我觉得技术专家的角色就相当于“裁判”,要站在中立和公正的立场,不偏向任何一方。其次要充分地尊重消费者和4S店的工作人员,做好调解员,给大家充分表达各自意见的机会,并进一步进行沟通。
在我参与的数起现场争议调解中,都还是比较成功的。消费者一般来说都比较通情达理,能够听得进去专家的意见。对于消费者来说,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去走法律诉讼的程序。
记者:作为企业和政府机构的专家,您怎么看待实施近两年的汽车三包规定对汽车行业与消费者的影响?汽车三包规定的实施对国内的汽车企业产生了哪些作用,您觉得湖北在三包工作上还有哪些值得推崇的经验?
冯勇:从车企技术人员的角度,我觉得汽车三包法规的影响是正面、积极的。无论对消费者还是企业来说,都具有一个推动作用,倒逼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升级,促进了汽车产品质量的提高。
汽车三包规定的实施对企业来说就像多了一道紧箍咒,车企会更加重视产品的质量和品质。像我们神龙汽车有限公司,就专门设有质量部,并实行质量问题一票否决制,为产品的质量作保证。营销部设有维修专员,专门负责指导4S店解决三包质量问题,不断提高用户的满意度。从设计验证的角度,汽车生命的开始就要满足三包规定的要求。不管是发动机试验,还是整车试验,它的试验标准要远远高于消费者的使用条件,通过这些试验验证,再完善以后,能够保证产品到消费者手上后基 本不会出问题。因为汽车是高技术,大批量生产的产品,汽车产品质量能真正反映一个国家的工业水平。
中心在推进汽车三包规定的工作上应该说做的不错。中心的工作人员都比较专业,在处理三包争议时,前期的沟通工作做得很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消费者的时间和金钱损失。并且在调解争议时,根据调解的难易,中心都会派专门的法律专家团队,跟随整个调解过程。中心还不定期举行汽车专家的培训,解读三包法规和政 策,以及怎样处理三包问题等。目前,中心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套三包争议处理解决流程及机制,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记者:经过多年的工作,您认为在汽车召回和三包工作中,政府在制度建设和具体实施中应该注意哪些重要环节和问题,目前的工作需要有哪些改进?
冯勇:总的来说,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已经超前和超快了,而相应的法律法规都有点滞后。今年汽车行业整个大形势不是很好,有些人表示这不一定是坏事情,发展速度降下来一点,能有一个更好的缓冲时间,促进市场更加规范,促进厂家兼并重组,产业升级,相应的问题也会减少。汽车工业涉及的上下游特别多,今年汽车行 业不景气,连带很多行业都不景气,像钢铁、玻璃、橡胶行业等。
在发生三包争议后,责权难以区分,在鉴定上也有一定的技术难度,这都是我们在运用汽车三包规定时遇到的问题。我认为,应该根据法规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不断改进和完善汽车三包规定。
记者:在汽车三包争议处理中,您认为专家的角色和作用是什么?作为调解专家,您觉得应该如何充分发挥专家的能力与作用,以便更好地进行调节,让调解双方满意与接受?
冯勇:我认为专家应更多地从专业的角度来讲解问题。首先,专家的资质一定要合格,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工作经验。有些消费者对汽车比较了解,如果专家不能用专业理论知识来说服消费者,他们是不会买账的。第二,调解过程中要做到公正、公平,不能偏向任何一方。第三,灵活处理事情的能力要高一点。现场情况 比较复杂,甚至有些消费者情绪比较激动,需要专家有足够的耐心和一定的沟通技巧,这样的才能引导消费者和企业积极处理争议,最终解决问题。
专家调解的角色就像一个公正的“裁判”。要把消费者放在第一位,因为消费者是买方,专家不应和利益双方的任何一方有联系或利害冲突,如果有和专家工作有关的品牌车辆,会遵循回避原则。
记者:您在汽车行业工作多年,请您谈谈您的工作经验和感悟,以及对未来我国汽车行业的期望和憧憬。
冯勇:我从事汽车行业30多年了,见证了我们国家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1983年入职以来,我在第二汽车制造厂(东风汽车前身)工作了12年,1995年来到神龙汽车,一直工作到现在。我跟着汽车工业一起成长,觉得非常荣幸和骄傲。
从技术上来说,电动汽车已经比较成熟了。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在中国大概还需要10~20年。环境、能源等问题,技术发展倒逼汽车行业将向插电混合动力汽车 ——纯电动汽车的方向发展。倒逼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排放标准。到2018年的1月,就要实行国6排放标准,北京要提前实施。如果满足不了国6排 放,新车就不能上市。另一方面是油耗标准。第四阶段要达到每百公里5升的油耗,这对传统发动机来说是很大的挑战。
在未来,汽车是不会被淘汰的,但估计到2030年左右,传统发动机将会在轿车上被淘汰,石化能源会消耗在大型卡车、船用、航空等方面。对于汽车未来的发展 方向,我觉得有三个方面:第一个是新能源汽车;第二个是智能化汽车;第三个是自动驾驶汽车。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与国家的重视是分不开的,李克强总理也曾在会议上指出,要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充电桩的建设。我相信,在未来,我国在这三大领域的发展,是能和世界先进水平齐头并进的。